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具有
国家战略意义的世界级跨海通道
在建造过程中
建造者们运用了高超的世界级技术
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、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,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,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。
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; 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; 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; 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。
由于人工岛下方的软土层厚30m,预计人工岛需要3年的时间建设,留给后续隧道建设时间不足。
对于人工岛的基础,软土具有利弊兼有的两面性;采用传统的筑岛方法将软土改良或移除,再填上砂石,需投入巨大的工程量是其不利的一面;软土易插入和不透水特性是有利的一面,可以被利用。

图1 东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的打设
将22m直径,高约50m,壁厚仅1.6cm的钢圆筒插入软土约30m深,连续地插入约60个钢圆筒,就围成一个环岛,插入120个,就围成两个环岛。同时用整体式副格连接相邻的钢圆筒,并深插入至软土的不透水层,就可形成低渗透率的临时岛壁,从而为岛内的超载排水作业提供了条件。
改用这种方法后,人工岛成岛时间从3年缩短至7月。海上作业缩减降低了对中华白海豚种群生存环境的影响,及对海上交通的影响。
成岛技术减少了成岛时间
大大提高了海上作业效率
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组合基床所起的作用
早期方案是桩基加深水换填砂。在施工筹备阶段,一次试验中,发现该方案沉降规律复杂且无法收敛,因而开发了组合基床、水下堆载预压、以及挤密砂桩为主的改良地基。

图2 隧道基础处理方案
组合基床为隧道结构提供了一层硬底;水下堆载预压确保了沉降在空间上的分布均匀;挤密砂桩确保地基承载力。
项目研发了多种专用设施来确保水下基础施工质量,如带有平挖功能的抓斗船、“盖章式”清淤船、抛石夯平船、碎石垫层表面清淤专用的吸头。
为使全桥桥隧组合轴线断面阻水率满足不大于10 %的要求,需将全部非通航孔桥的承台埋于海床面以下。同时,在项目设计理念指导下,设计采用了埋床法全预制墩身和承台方案。

图3 埋床法全预制墩身和承台构造(单位:cm)
墩身根据吊装能力分成1~3节预制拼装,承台随同首节墩身一同预制,预留桩位孔洞和后浇混凝土空间。桩位孔洞用以实现止水、桩基与预制承台临时连接;后浇混凝土空间在抽水后浇注后浇混凝土,实现承台与桩基的整体化。预制承台既是承台主体结构,又是实现承台与桩基连接的围堰结构,除附着于预制承台之上的临时周转使用的围堰设施外,承台本身施工不需要额外的围堰结构。下节段墩身及承台整体最大吊装重量约2850t,最大高度约27m。
除了埋床法全预测墩台设计
使阻水率完美到要求
还有记忆支座这一超级技术
很好起到了保护管节接头的作用
半刚性管节保证了管节结构自身的安全,但是管节与管节之间的接头仍然是个薄弱环节。因此,开发了记忆支座,以保护管节接头免受差异沉降影响。该支座能“记住”结构的承载力,一旦该力被超过,就将超出部分导入沉船正下方地基而不是相邻管节的地基。

图4 记忆支座原理示例
港珠澳大桥
是汇聚现代技术之美的结晶
大桥的建设
离不开建造者们的智慧和汗水
也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
相信在未来
港珠澳大桥作为连接两岸的桥梁
将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
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
文章来源:逸夫计量博物馆
山东普瑞赛斯检测集团
Shandong Precise Calibration & Testing Group Co. , Ltd
服务热线:18661725970
公司地址:青岛市城阳区天康路1号光电医疗产业园C栋